目前分類:從福爾摩斯到御手洗潔 (16)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日前在冷言的通報下,才發現這本號稱「台灣首部長篇創作棒球推理小說」的作品已經上市。同時身為棒球迷和推理迷的筆者,自然會好好閱讀一番,看看這本書是否能夠引起我的共鳴。

yachk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內容涉及藍霄《天人菊殺人事件》主要詭計,如為推理迷且尚未閱讀本書者切勿進入

《莊子》期末作業要找一段章句以散文方式撰寫心得,突然覺得這段心得跟推理的某個最高原則頗有契合之處,故轉PO相關之部份於此留作紀錄

yachk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黑與藍》的書名源自滾石合唱團的經典專輯「Black & Blue」。作者為何用此當書名,與故事內容有何關聯因為我對西洋音樂並無涉獵故不清楚用意為何。而書中許多橋段也直接引用70~80年代英國流行歌曲名目來襯托意象。然本地讀者絕大多數對此並不熟悉,因此對作者所想表現的情境完全無法領略,殊為可惜。

yachk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內容涉及藍霄《天人菊殺人事件》主要詭計,如為推理迷且尚未閱讀本書者切勿進入

yachk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按:這是替皇冠新改版的綾十行人系列小說所寫的導讀。雖然寫的時候自己的生活中遇到重大衝擊,不過這篇導讀還算寫的十分順利。算是我大學生涯第一階段學習成果的展現。

yachk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yachk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前言:今天參加了《拇山人文沙龍-五月主題:世界讀書日,大家來推理》講座第二場,由推理先進凌徹主講〔西元1841推理小說的歷史〕。聽過後覺得這次演講很值得整理後成為推理初學者的參考,因此以今天所發的資料再加上我手邊能找到的資料整合後寫下這篇文章。

yachk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隨著申請的狀況日漸明朗,心情也隨之輕鬆,也比較能安心閱讀最愛的推理小說。會把這兩部看似完全不同的小說放在一起,只有一個原因--這兩部小說都刻意避開推理常見的要素--殺人。

yachk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案:這篇是藍兄特別指定要我幫他寫的一篇導讀,也是我第一次撰寫有稿費的。更重要的,這是藍兄第一部長篇小說,卻隔了近十五年才付印鉛字。這也是秦博士探案第一階段的總結。故為之記

四年前我首次見到藍霄,但十五年前我就遇到秦博士。

那時正在等當兵,某日翻閱推理雜誌,翻到「迎新舞會殺人事件」後驚為天人,文中除了少有的大規模詭計,更重要的是秦博士細膩又富邏輯的案情解說讓我驚歎不已!從此「秦博士」與「藍霄」這兩個名字便深深印在我腦海。

yachk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是我幫皇冠寫的導讀稿件,其實這並非我喜歡的類型,但是認真閱讀後,卻也開了另外一種視野。

《第五個死人》是賀寧.曼凱爾在台灣出版的第五本作品,從《無臉殺手》一路下來,明顯感受曼凱爾文風的轉變:《無臉殺手》大致與史菊華夫婦的「馬丁貝克」系列十分相似,帶有濃烈的批判色彩,韋蘭德單純是作者用來觀察瑞典社會的眼睛。可是隨著系列演進,到了《第五個死人》,韋蘭德不再只是曼凱爾筆下的單純角色,兩人開始合而為一--曼凱爾就是韋蘭德,韋蘭德就是曼凱爾。所以《第五個死人》筆下的韋蘭德,與父親度完假回來後會感到十分愉悅;案情膠著時會表現出焦慮甚至虛弱;發現突破點時會變得十分振奮;遇到未知狀況時會顯露出恐懼的情緒。此時讀者看到的韋蘭德不再是小說中的虛構「角色」,而是具有鮮活生命的「人」。


yachk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翻開第一頁第一行到最終頁最末行要花一年半的時間,「八百萬種死法」算是創下我閱讀推理小說的最長紀錄。

yachk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這是我在數年前接受人狼城主的邀請,在他網站發表的一篇讀後感

yachk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趁著在南部的最後一天,終於在高雄FE21的誠品看到藍霄的「新作」--光與影在櫃臺前的HOT新書區擺設,當下就掏出錢包買下,趁著搭車北上時好好細讀一番。

yachk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陰雨綿綿的十二月,暫時拋開寫不完的報告,在整修後重新開幕的誠品台大店閒晃,剛好看到這本已經被討論很久的作品,雖然房間裡還堆著八九本還沒看的推理小說,還是忍不住翻一下這本被多位同好稱譽不已的名作。

這一翻,就是兩個小時,直到闔上最後一頁為止。

yachk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每次閱讀賀寧•曼凱爾的小說,都會讓人有一種莫名的窒息感;不是命案本身多麼離奇血腥,也不是描寫恐怖情境讓人不寒而慄,而是一種低到讓人喘不過氣的氛圍。

從主角韋蘭德眼中所看到的世界,就算是在陽光普照景色怡人的盧孚頓碼頭,天空依然是灰暗的,空氣依然是沈重的。不止因為他是為了辦案前往此地,從《無臉殺手》到本書開始這段期間韋蘭德所經歷的一切:父親過世,女友離他而去,前妻改嫁他人,老同事離開凡塵,女兒在外地唸書…..。周遭的環境雖然熟悉,但人事已大異往昔。更慘的是,因為一次幾乎發生車禍的意外,讓韋蘭德發現身體已經亮起紅燈。一個人在年近50又遇到這些事情就已經夠悲慘了,曼凱爾平淡但鋒利的文筆更把這種心情透過鉛字傳達出來,讓離50不過十數年的我閱讀時好似孫悟空被五指山壓在身上,沈重到無法翻身。

已經如此沈重的韋蘭德,卻同時遇到瑞典犯罪史上最殘酷的連續殺人案:三個年輕人在仲夏夜後突然失去蹤影,但他們都有定期寄風景明信片到家裡,所以警方不以為意。但其中一位失蹤者的家長堅持事有蹊蹺,數次前往警局要警方積極調查。在此同時以往從不曠職的同事休完假後卻沒來上班,韋蘭德覺得不對便前往同事住處,卻發現同事慘死在自家。在調查同事命案時,卻發現同事正在調查失蹤案的事,不久後三位失蹤者的屍體被發現,且之後還有人陸續死亡,到底死去的警察同事跟三位失蹤者有何關連?同事到底查到什麼?兇手為什麼要殺害他們……….。

yachk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首先要感謝出版社給我先睹為快的機會,不過在這裡我想跟編輯提醒一下,在比較嚴謹的定義裡,「犯罪小說」是描寫案件中的主角心理,以及被兇手、警察追捕,然後在一定期限內解決案件。【無臉殺手】則是以警探韋蘭德為主軸進行搜查、追蹤到破案的種種過程,「警察小說」似乎比較符合這本小說的稱謂。

整部小說的架構很單純:1990年一月初,在瑞典一個平靜的小農村發生一件慘絕人寰的兇殺案:丈夫臉孔跟右大腿被砍的血肉模糊當場身亡,妻子則被綁在椅子上性命垂危,並且在送醫後不久宣告不治,但妻子在死前留下「外國….」這樣模糊不清的留言,讓當時負責案子的韋蘭德大傷腦筋,且這句死前留言竟被媒體逕行揭露,並引發一連串的意外狀況….。

本書主角是韋蘭德警官,但是他一登場的景況之悽慘少有其他警察小說可以比擬:老婆在某一天突然離開他;原本跟他很親密的女兒在15歲無預警自殺未遂後跟他幾如陌路;年邁的父親不管他工作狀況如何常執意要他陪,如果沒準時到就會大發脾氣;身材也因老婆離開後猛吃垃圾食物而迅速變形…。韋蘭德面對種種人生中的重大關卡,唯一不變的就是面對案子的鍥而不捨,在本書中韋蘭德不但要面對顢頇迂腐的上級單位,還要維繫專案小組的士氣,自身更在辦案途中多次摔的鼻青臉腫,為的就是儘速破案還死者一個公道。也或許是這樣小人物的勇氣,才會讓歐美許多讀者為之感動。

yachk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